以书立人 以书兴国 书兴网 提升你我
首页>这个思维方式会让你越来越焦虑!

这个思维方式会让你越来越焦虑!

火箭少女101毕业那晚,杨超越说:

 

那天,一下子所有担子都放下了。


有人问:那不会为将来计划一下吗?


杨超越摆摆手说:那是后面想的事,你别提前消费明天的烦恼嘛。


视频评论区里,大家纷纷感叹:


超越妹妹心态太好了!


有时候,“心大”一点,才会快乐。


毕竟,很多人生命不息,焦虑不停:

 

学生时代,为高考狂掉头发;
好不容易进入大学,很快又开始为毕业后的去向担忧;
磕磕绊绊找到一份工作后,焦虑的桎梏只多不少;
匆匆忙忙结婚,为房贷车贷教育费用发愁;
养孩子也是一道坎,孩子的身心健康时刻让家长操着心;
……

 

我们永远在过度焦虑。

 

什么样的人容易经常焦虑?

 

高智商和焦虑是相关的

智商(IQ)和焦虑可能共同进化。

 

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高智商的人也倾向于有更高的焦虑水平。

 

研究发现,患有焦虑症的人往往比健康的人有更高的IQ得分,大脑中负责沟通的区域活跃程度也更高。


研究人员称,这些区域被认为是人类进化成功的原因之一。

 

焦虑从哪里来?

 

心理学家戴维·伯恩斯认为

焦虑情绪源自对危险的感知。

 

焦虑就像一层大雾,被它吞没时,人的认知功能、判断能力受到很大影响,这时无法对外在客观现实、危险情境和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。

 

简单说,就是没事吓唬自己。

 

有这样一则小故事:

 

一天早晨,死神正朝着一座城市走去。

 

此时有个人遇到他,就问:“你要去做什么呀?”

 

死神说:“我要去带走100个人。”

 

那个人说:“好可怕!我提醒一下大家!”

 

于是他到处向别人散播死神的这一计划。

 

夜晚降临的时候,他又一次遇到了死神。

 

这个人问:“你说要带走的是100人,可是为什么有1000人死了?”

 

死神淡定地说,“我的确带走了100个人,但焦虑带走了其他更多的人。”

 



2个原因会导致焦虑

 

原因1

关注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。

明明已经关灯准备睡觉了,仍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,不停盘算着明天的工作到底能不能顺利完成;


在图书馆准备考研,可就是无法静下心来学习,一直担心,今年到底能不能上岸,要是考不上怎么办。

 


原因2

试图掌控未来。


小时候,我们常听大人们说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。


如果一切都像这句俗语说的那样,那我们可能就没什么好焦虑了,反而是充满成就感地努力往前。


但未来并不是我们努力了就一定可以特别好的,我们没有对未来的掌控权,所以根本抓不住它。

为什么我们无法放下焦虑

 

焦虑时,不是我不想停下来,是根本停不下来啊。

 

明明工作也没有那么着急,可以第二天再处理,但下班回家路上依然忍不住一直一直一直想......

 

在埃克哈特·托利看来:


实际上,这种强迫性的思维是一种上瘾症。

 

焦虑那么折磨人,我们为什么还会上瘾?

 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的哲人,把人生比作登山,并阐述了2种人生观:

 

潜在性人生:只有爬上山顶,才是成功的人生


现实性人生: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,而是登山本身。


在现代社会里,许多人过着一种潜在性人生:

 

我们所期待的远超出我们祖先们的想象,但我们付出的代价则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焦虑——我们永远都不能安于现状,永远都有尚未企及的梦想。

 

电影《比海更深》中,儿子真吾问人到中年却依然穷困潦倒的爸爸:

 

你成为了你想成为的人吗?


爸爸愣了一下,回答说:没有。

 

可是,真正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成为想成为的人,而是仍然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。

 

而且,难道没有抵达所谓的山顶,人生就白活了吗?


每一个用专注和热情灌溉的当下,都值得庆祝。

 

如何活在当下?

 

首先,我们需要学会接纳现实。


焦虑时,你可以观察一下它来源于哪里:

 

离考研只剩4个月了,我还有好多没复习,好烦;
唉,就我现在挣这点工资,怎么买得起房;
……

 

当我们焦虑时,其实是在否认现实。


一个全然接纳现实的人,不会把精力花费在焦虑上。

 

接着,可以问问自己:有现在能做的事吗?


《当下的力量》一书中写道:

 

要认识到现在没有任何问题。


只有一些需要在当下处理掉,或者顺其发展并把它看作是当下本然面目一部分的某些情境。


直到它们发生变化了或可以处理了,才去采取行动。

 

所以,当你焦虑时,不如思考一下:我正在担心的问题,当下能处理吗?


如果能,那就立马去做。


如果不能,那就放下焦虑,该吃饭吃饭,该睡觉睡觉。

 

如果经常用拍照的方式,让自己练习与当下连接,慢慢地,你也会自然而然地学会观察当下的自己:

 

比如,安坐时观察呼吸的深浅与频次;行走时,感受双脚踏在路上的支撑感;吃饭时,体会不同食物的味道、质地、温度……

 

那时的你,会进入到一种思维空白的状态——放松而专注。


不是“你很差,要变好才行啊”,而是“你很好,去创造想要的生活吧”。